中国奇石码
花友会|淄博花卉网|flowerbbs.cn
设为首页
淄博奇石论坛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淄博花卉论坛
BBS
淄博奇石论坛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动态
Space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搜索
快递查询
搜索
搜索
热搜:
淄博花卉网
淄博花友会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本站诚邀花友注册后发帖
欢迎花友在线展示并互动交流
花友会:淄博花卉网(淄博养花大赛网站)
»
淄博花卉论坛
›
【zibohuahui.com:淄博花卉论坛】
›
花盆器
›
瓦盆 瓦罐 即将消失的技艺
文学云
作家报
齐鲁号
齐鲁号
花友会
淄博词典
图文热点
返回列表
查看:
14203
|
回复:
0
瓦盆 瓦罐 即将消失的技艺
[复制链接]
花友
花友
当前离线
积分
632
186
主题
207
帖子
632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2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17-3-25 22: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将消失的技艺
古陶历史文化遗存:庄里土陶
时至今日,庄里西村人依然沿用着古老的传统工艺烧制土陶器具,形成鲁南、苏北地区古陶历史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庄里土陶。
滕国故都位于滕州城西7公里处的滕城村,再向西北1.5公里便是庄里西遗址。该遗址是一个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高台子,是古滕国姬周宗亲历代诸侯、公室贵族集中葬埋的墓地。在滕国墓地的周边,到处散落着大量的古代土陶碎片,在那些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的土陶器碎片中,展现着古滕历史文化的光环。时至今日,庄里西村人依然沿用着古老的传统工艺烧制土陶器具,形成鲁南、苏北地区古陶历史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庄里土陶。
最近,记者走进庄里西村的一个农家小院,小院里有一座陈旧的土窑冒着青烟,这是一座目前唯一烧制土陶器具的传统土窑,年过60岁的村民李清安和马运生两位老人正在那里忙乎着,他们是庄里西村为数不多的土陶制作老窑匠。尽管土窑建造时间不长,它的形状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传统风格。这便是庄里土陶沿袭了几千年发展的历史见证。
今天已是奄奄一息的庄里土陶,相传最早源于中国的氏族部落SH。公元前2698年,黄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便分封弟子管理各地,将第十子滕伯封为第一任伯爵,赐姓为“滕”,从此建立了滕国。滕伯是一位圣贤君主,他治理的滕国很快强大起来。那时候就有了土陶制造,同时生产墓瓦棺及空心陶砖等。在古滕国东南数十公里的地方便是北辛文化遗址,据《齐鲁文化大辞典》记载:北辛遗址出土的文物既有釜型锥足鼎、小口短颈双耳罐、平底钵等土陶器,也有新石器时期打磨的石磨、石铲、石斧等精致石器,证明这些土陶器为公元前5400年至公元前41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制作,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当滕国之前部落方国祖先,使用着新石器进行农耕生产生活、繁衍生息的时候,土陶制品就已经成为滕地人广泛使用的生活用品了。
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建立,滕国又被归属于九州之一的徐州管辖。经过400多年以后,夏王朝到了夏桀时期。由于夏桀残暴,民不聊生,当时被称为有施氏方国的滕国人带头抗粮不向夏王朝进贡,遭到夏王朝的征伐,有施部族即将面临灭亡,无奈,不得不在全部族选取美女进贡于夏桀,最后选中了年方18岁的妺喜,进贡于暴君夏桀为妻。相传这位才貌出众、出生在滕地的中国第一大美女妺喜,将滕地的土陶制作使用的工艺及习俗带到了陕西、山西及中原一带。尽管妺喜充当了红颜救国的英雄女杰,而自己的部落王国也并没有逃此灭顶之劫难。在有施氏方国消失后的数百年里,处于半瘫痪的滕地人,并没有停止对土陶器具的生产加工。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后,武王分封异母弟姬叔绣为滕侯,重新恢复了滕国。又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滕侯国物产丰富,文化科技发达起来,土陶生产进入了鼎盛时期,出现了大量制作薄胎的彩陶、白陶的作坊,并且制作的彩陶器具十分精美,制陶业也成为滕国农牧民的主要手工业。当时的庄里西村遗址便是滕国王亲贵族的陵寝,历经了从西周到秦汉的风云变换。在出土的大量陪葬品中,既有青铜滕侯鼎、滕皇编钟、编磬等,也有不同形制的陶器。尽管王亲贵族已占有了青铜、玉器等贵重物品,而在民间依然沿袭使用以各种陶器陪葬。从姬叔绣受封滕爵到公元前286年被宋国灭亡,滕国执政的760年间,陶器的生产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西汉元年实行郡县以后,夏侯婴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救命恩人被封为滕县首任县令。夏侯婴十分注重制陶业发展,为鼓励百姓制作陶器,夏侯婴亲临百姓的作坊里察看。
再往后的两千多年里,无论庄里西村形成于哪个朝代,而土陶作坊在滕地从没有消失,仍然存在土陶器具生产制作的土窑。随着SH的发展进步,新型材料的发现和运用,历史遗留的土陶饰品已被大多数人淘汰。尽管今天制作的土陶只有泥缸、泥盆等单一粗糙器具,但依然沿用了古代滕地人的传统工艺,保留着古老原始的陶器风格,形成了北辛遗址文化代表,“庄里土陶”的明显特征。(滕州日报记者 刘龙水)
古滕国文公台
庄里西村村民李清安的土陶窑场一角
土陶地锅远销上海广州等地
庄里西村位于鲁南平原,属于历史上的东夷部落区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庄里土陶制作也已成为黄淮河流域的典型代表,在6000多年的土陶制作过程中,一直十分注重工艺和流程。
李清安老人使用的土窑已有数十年了,窑的内腔像个大瓮,能容纳两千多件大小不等的泥缸、泥盆等土陶烧坯。在土窑的一旁是三间建于60年代的土旧瓦房,这口瓦房便是李清安制作陶器的作坊,马运生老人给李清安打工,他有着一流的土陶制作技术,娴熟的操作动作令记者赞叹不已。
庄里西村位于鲁南平原,属于历史上的东夷部落区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庄里土陶制作也已成为黄淮河流域的典型代表,在6000多年的土陶制作过程中,一直十分注重工艺和流程。
今天的庄里土陶产品主要是泥缸泥盆,这些泥缸都是盛粥用的粥缸子,马运生老人说用土陶泥缸盛粥不发酵、不变质,除了那些粥缸外,还有大大小小的泥盆子、火锅子等等。土陶最大的优点是透气而不漏水,这也是几千年以来一直没有改变使用土陶用品的主要原因。
庄里土陶的制作,首先要选取优质的当地生土,在庄里西村地表一米以下的中层粘土是最理想的土质,挖出中层生土后要暴晒一至两天,晒透的土才能缓解生性。随后用水浸泡,干土泡透后便于制作泥条。再往后便是踏泥,踏泥就是用脚踩踏泥条,将泥踏透才能便于制作盆坯。这一踏泥工艺程序,是从最原始的工艺沿袭下来的。记者看到马运生老人踏泥时穿着一双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麻布鞋,那双鞋子是用麻线纳制的鞋底,棉布做成的鞋帮,前面是齐齐的,后面系着根绳子,看上去和秦汉时期的人穿的鞋子没有什么两样。马运生说:“古人踩泥也穿这样的鞋,现在只有上岁数的人才会做这种鞋,年轻人都不会做了”。踩踏后的泥再做成泥条,然后才能做陶坯。
做坯就是做土陶器具的胎坯,捏造型,古人捏造型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庄里西遗址出土的很多彩陶十分精致,栩栩如生。而今天他们制作的土陶器依然模仿古人的手法,脚蹬陶车转盘,手捏造型。明末清初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述道:“试土寻泥之后,仍制陶车旋盘。功夫精熟者视器大小掐泥,不甚增多少,两人扶泥旋转,一捏而就。”
马运生老人制作的泥缸泥盆,依然要打上深深的麻绳纹,还有不同造型的花纹图案,这一点,几千年来没有改变。在北辛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多数都有篦划纹、压划纹、乳钉纹、麻绳纹等,今天庄里泥陶缸上的麻绳纹和古代的十分相似,其它方面则没有多少新的创造,更讲究陶器的实用性。制作完的胎坯要晾晒,春秋天需要晾晒一周,夏天只需要三天就行。装窑的那天要选个晴朗的天气,将室内晾好的所有胎坯全部搬到室外阳光下晒,古人称之为“晾窑”,这在《天工开物》和《考工记》中均有记载。晾窑半天后的胎坯全部装窑,当天夜里就可以点火烧窑了。马运生说:“烧窑的环节至关重要,不注意就会毁掉一窑货的”!按照老马的说法,先溜小火,一天一夜后改烧中火。不能着急,烧急了陶坯会开裂,开裂的产品多了就要增加成本。等到改大火时要一气烧完,无论烧小火还是大火,总共三天三夜就可以出窑了。庄里西村人今天烧陶依然用柴草作为燃料,从来不用煤炭或其它的新型燃料,老马介绍说:“用碳火太硬,容易爆裂,几千年来古人都是用木材或柴草作燃料。”上述这些工序,多数都是由古代人流传下来,不曾想到,今天庄里西村人制作陶器的工具及工艺,除了增加了电动力、电照明外,其他的用具及程序和6000年前没有什么区别。
古代的脚踏旋转陶车,今天已改用电机驱动旋转
在古滕地,特别是建立古滕国以来数千年的滕州文明史上,人们使用陶器的风俗已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出窑的那天,李清安和马运生两位老人忙得不轻,提前电话预约的客户挤了一院子,他们都是庄里土陶器的“订单”客户,以批发价直接发货,这些客户们再拉出去零售,每个泥盆零售价10元左右,粥缸每个几十块钱。这些销售客户有当地的,也有外地的,尽管销量不大,但辐射了苏、鲁、皖等地,泥火锅有时还往上海、广州发少量的货。随着不锈钢、硬塑料等生活用品的发展应用,土陶用品尽管已被冷落,由于它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还总有人喜欢这一古老的生活用品。
在古滕地,特别是建立古滕国以来数千年的滕州文明史上,人们使用陶器的风俗已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从北辛文化遗址和庄里西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尽管历史年代不同,而那些青铜器、玉器,还有土陶、彩陶、白陶等陪葬品,其文化特征分别代表着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商周、秦汉文化。特别是彩陶酒尊、筒形酒杯、还有古酒等,体现了陶器礼制的古老习俗。姬周滕国建立以后,人们形成了一种以酒为富、为贵的理念,富有的人们生前以拥有最多的酒具为荣,死后还要把酒具带到身边继续享用,以示在另一个世界里豪饮狂喝,以酒显富。这一习俗在一般的氏族成员和平常百姓当中是难以体现的,在一些大墓中出土的陶瓷酒具上刻有某些图案花纹,有的刻上酒神的图像,这是人们对酒的神灵虔诚的希望和祈求。古代人的酿酒技术低劣,稍有不慎,就会使发酵的酒料变酸。古墓出土酒具的档次高低,也就显示了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贵贱高低。秦汉以后的陪葬土陶及陶瓷器具也慢慢延伸到民间,但陪葬品的档次也是很低的。
时至今日,土陶泥盆在鲁南、苏北等地仍然被人们追崇,鲁南人拿土陶盆作为“送老盆”,老人去世殡葬时将一个泥盆摔破,寓意人的一生已经结束。在大量的出土陶器中,都有土陶盆可见。由于历代君王大力推崇儒家思想,以金银、玉器、青铜、陶瓷等贵重的物品陪葬的习俗从没中断过。
鲁南地区的青年男女
结婚
时,至今要买上一对崭新的土陶罐子当尿灌,寓意着乡土可亲,早生贵子。流行于苏北、鲁南地区的地方名菜“地锅鸡”、“地锅鱼”等,用土陶泥锅烹制的鸡、鱼更能保持原味。这些风俗,与流传几千年的土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正是中华古老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特别是庄里土陶制作的技艺与使用习俗,从古滕方国到今天的滕州市,上下历经了6000多年,在这其间无论发生着什么历史风云变幻,庄里土陶在滕地人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习俗没有改变,至今仍在发展继续着,成为古滕大地上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由于庄里土陶用品目前市场售价较低,大多数村民都放弃了这一传统的加工业,全村仅有李清安一家还没有丢掉这一行业,所以流传数千年的地方特产加工业已是奄奄一息,濒临失传了。作为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滕州人,多么希望庄里土陶制作能够延续下去,能够后继有人,薪尽火传。
希望传承6000年的庄里土陶传统工艺能够后继有人、薪尽火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www.zbhuahui.cn
Copyright © 2008-2022
花友会:淄博花卉网(淄博养花大赛网站)
(http://www.flowerbbs.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0533-7770016 网址:www.zibohuahui.com|www.zb70.cn
Powered by
Discuz!
X3.4 版权所有:
淄博花卉网
鲁ICP备18040151号-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